1.4 規則之必要,例外之必然

本節,扼要描述規則與例外。
若對文法有興趣,可以參看維基百科「英語語法」詞條的內容

常言道,文法都有例外。
那麼「文法都有例外」這一句話,是規則呢?還是例外呢?
如前節所述,語病很常出現!

這一系列文章,幾乎沒有討論句法,只是討論用字、用詞、造字、造詞的規則。
而且多數章節討論的範圍,只限定在GIMP選單項目的字彙與詞組。
在這有限的範圍,發現例外,歸納通則。
例外多了,也成了另一條規則。

以下的內容,參考維基百科「分析語」詞條的內容。
分析語,又稱孤立語(Analytic Language,或稱Isolating Language。)
……
這類語言的特點在於其一般不是通過詞形變化(即詞的內部形態變化,又稱作屈折變化)來表達語法的作用,而是通過獨立的虛詞和固定的詞序來表達語法意義,而且一般而言,分析語缺乏多數的格變化。
……
現代漢語已經變成分析語,語法功能用虛詞表示。如時態以「了」表示過去時、以「著」表示進行時;被動語態以「被」加動詞表示;兩個名詞用「的」相接,表示第二個名詞屬於第一個名詞,而不是用第一個名詞加詞綴變成屬格表示。
除了漢語外,彝語、壯語、苗語、越南語、泰語、巴布亞皮欽語等都是分析語的例子;而現代英語和保加利亞語的語法則朝向分析語的方向發展(見下面的英語詞彙例子)。
貓尾可以寫作cat tail,而不必寫作cat's tail。這裡的貓cat直接用了詞根原形,而沒用屬格詞綴cat's。

以下的內容,參考維基百科「英語」詞條的內容。
英語語法基於日耳曼語源,雖然一些18世紀和19世紀的學者試圖把拉丁語的語法應用於英語,但是並不成功。英語與其他所有的印歐語系語言相比,沒有那麼複雜的曲折變化,也失去了幾乎所有陰陽性變化,基本上,英語除了人稱代詞以外,已失去了性和格的分別了,它更強調詞語間相對固定的順序,也就是說英語正朝向分析語的方向發展。
……
自從電子計算機的普及,使不少與這範疇相關的詞語進入大眾的生活;另一方面,與電信科技相關的新詞,有不少都是透過詞綴的組合來構成新詞。舉個例子:「wiki」本身是夏威夷語,但由於維基百科的普及,創建了「wikify」(wiki + -fy,維基化的意思);然後又從wikify創建了「wikification」(維基化的過程或行動)。

英語大量吸收法語、拉丁語、希臘語的語彙、語根,但英語的文法、句法卻是相對的簡單。

相較於其它印歐語系的語言,如,拉丁語、法語、俄語,對於生於漢語區域的我們,英語的文法,算是簡單易學的。

「所有格」的觀念,雖然漢語沒有,但並不會很難掌握。
英語文法的語氣、時態的觀念,算是最頭痛的。
只是對於英語閱讀,扣除新聞的文章,較多數的時候,理工背景出身的都是在閱讀說明文,如,維基百科、學術論文、軟硬體規格書、軟硬體使用手冊。你會發現,不易理解的假設語氣,很少出現在這些文章。
If I were you, I would try to read Wiki articles and learn more.
If I were you, I would try to read GIMP User Manual and learn more.

前段文字提到「扣除新聞的文章」,這是因為,如果要瞭解英文用字的現況,最有效率的方式是閱讀英語新聞的文章。


以下的內容,參考維基百科「法蘭西學術院」詞條的內容。
法蘭西學術院具有雙重任務:一、規範法國語言;二、保護各種藝術。
第一項任務是從建立之初就負有的歷史使命,為此院士們要為語言的規範、明確而努力,使它成為全體法國人及所有使用法語的人們的共同財富。
法蘭西學術院院士為維持發展變化中的法語的清晰、純正而工作,具體地講,就是通過編撰固定語言使用的詞典來規範語言的正確運用,同時也通過他們的建議以及他們參與各種委員會的術語確定工作來實現這一目標。
雖然他們的決定對政府和民眾都沒有約束力,只是一種諮詢參考,但依靠他們的權威性引導法語的發展方向。
……
規範法語是學術院最初的任務,為了法蘭西語言的規範、明晰、純正並為所有使用者理解,法蘭西學術院的院士們於1694年編輯出版了第一部詞典,此後於1718年、1740年、1762年、1798年、1835年、1878年、1932-1935年出版了其它版本。1992年開始出的第九版正在編撰過程中,現已從字母A出到plébéien一詞。

本章標題「度化之必要,隨緣之必然」其意義在此討論。

相較於法語,美國、英國透過公權力來影響英語發展的力量算是很小的,也可以說是「隨緣」。
美國、英國官方機構與學術機構會舉辦拼字比賽、研究英語變遷、研究方言的各種現象、編撰字典。但官方不會刻意為了維護語言的純粹而成立「英語標準推行委員會」這類的機構。

根據維基百科,「漢語中的日語借詞」條目的內容,提及:
早在民國初年,漢語中通用的和製漢語就有數百條。其中不乏「~主義(-ism)」「~化(-ize)」這類造詞性很強的詞尾,在現代漢語中佔有相當的份量。比較常見的詞綴如下:
~團。例:工團、法團
~力。例:購買力
~法。
~性。
~的。 -->( ~底/~的/~地)。
~制。
~主義。
~會。

還有一個常見的詞綴「~度」。

本章共有8節。
本章的第1節討論「~化」。
本章的第8節討論「~度」。
而「~化」、「~度」,若是用得恰當,多用卻也無妨,若是化過頭了、度過頭了,試著想想替用的詞語。
總此論點,本章標題是「度化之必要,隨緣之必然」。